Lilies, lilies not for me,
Flowers of the pure and saintly —
I have seen in holy places …
Lilies in the altar vases,
Not for me.
—— 《Poppies》(Digby Mackworth Dolben)
这部取名自Digby诗歌的电影( yǐng)讲述了一个诗意与现实( shí)并存的故事,在1920年代的英( yīng)国,年轻作家Owen被送入一家( jiā)试图通过实验性手术“治( zhì)疗”同性恋倾向的医疗机( jī)构,在治疗过程中,他被安( ān)排与护士Dorothy进行每日的“下( xià)午茶约会”,以帮助他适应( yīng)所谓的“正常”异性恋生活( huó)。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Owen与( yǔ)Dorothy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yì),多萝西逐渐对这种“治疗( liáo)”方法产生质疑,并开始支( zhī)持Owen追求真实的自我。电影( yǐng)通过Owen的回忆与写下的文( wén)字,用插叙的方式重现了( le)Owen一生中遇到的两个男人( rén)以及他曾短暂拥有的快( kuài)乐时光。

圣坛百合,不属于我
这( zhè)部电影的片名和核心意( yì)象“百合(Lilies)”源自19世纪英国诗( shī)人Digby Mackworth Dolben的一首诗《Poppies》。导演Will Seefried在接受( shòu)采访时提到,他在研究与( yǔ)同性恋历史相关的诗歌( gē)和音乐时偶然发现了这( zhè)首诗。在读到其中一句“Lilies in the altar vases, not for me”(圣( shèng)坛花瓶中的百合,不属于( yú)我)后,他立即决定将其作( zuò)为电影的标题,因为这句( jù)话象征着社会所认为的( de)“正常”与“美好”并不适用于( yú)每个人,尤其是那些被边( biān)缘化的群体。导演解释道( dào),“我将其解读为对同性恋( liàn)的隐喻,即使一切都试图( tú)将他限制在传统制度下( xià)的生活方式中,Owen依然坚持( chí)选择自己的道路。”
事实上( shàng),这首诗的作者Digby是一位同( tóng)性恋诗人,他曾在上学期( qī)间通过写情诗来表达自( zì)己对一位学生的爱慕之( zhī)情,也与另一位美国作家( jiā)Robert Bernard Martin通过信件互诉衷肠。Digby在诗( shī)中多次以“百合”象征“圣洁( jié)与纯粹”,却在自身情感与( yǔ)宗教理想间感到格格不( bù)入,“Lilies, lilies not for me”即是对“圣洁非我所能( néng)承受”之痛切告白,背后隐( yǐn)含着作者对自我身份与( yǔ)情感归属的困惑与忧思( sī)。

一部“关于选择( zé)爱而非恐惧”的电影
在这( zhè)部电影中,“百合”不仅是对( duì)传统宗教和社会规范的( de)象征,也是对同性恋群体( tǐ)的隐喻。百合常被视为纯( chún)洁和圣洁的象征,而电影( yǐng)通过引用诗歌与深刻叙( xù)事,用这一意象揭示同性( xìng)恋群体在历史中遭遇的( de)偏见与困境,质疑那些被( bèi)强加的“纯洁”与“正常”标准( zhǔn)是否真正适用于所有人( rén),并呼吁大家反思社会对( duì)“正常”与“美好”的定义。
因此( cǐ),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关( guān)于爱情和自我认同的电( diàn)影,更是一部讲述抗争与( yǔ)自由的电影,通过Owen的故事( shì)与经历探讨同性恋者在( zài)面对社会压迫和自我认( rèn)同时的挣扎与抗争。正如( rú)导演所说,“这个故事的灵( líng)感来源于一段鲜为人知( zhī)的酷儿历史,但令人震惊( jīng)的是,这段历史至今仍具( jù)有现实意义……这部电影能( néng)够触动人们,让他们重新( xīn)审视那些萦绕在心头的( de)故事,并记住,自爱是一种( zhǒng)革命性的行为。”
